365体育在线app 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 联系我们
 
首 页 | 工作动态 | 政策法规 | 211工程 | 重点学科 | 专业建设 | 精品课程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人才强校 | 教学评估 | 教指委
示范性高职院校 | 高职实训基地 | 教学名师 | 教学团队 | 教材建设 | 教学改革 | 成人高等教育 | 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 大学生竞赛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高等教育文献 >> 正文
陈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2010-11-09 17:11:11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字体: 】【打印】【关闭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教育部副部长 陈希

  2010年4月22日

  在高等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对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要求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大批优秀人才。

  一、进一步提高对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及最近中央提出的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国际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人力资源和知识成果的培育、配置和调控,以及对知识产权的拥有。知识促进经济的发展,是以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基础的。目前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关键是自主创新人才不足,这反映了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还不能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需要我们用新的目标、新的视野、新的理念、新的举措来办好高等教育,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人才。

  大学的基本功能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当今世界,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充分认识到大学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把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能力、创造精神,善于将创业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促进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是新时期高等学校的战略任务。

  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也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温家宝同志、刘延东同志等中央领导高度重视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内容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并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到2009年,高等学校在学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4.2%,毕业生超过600万。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既包括规模发展,也包括质量提高。中央多次强调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质量,特别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在于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引导高等学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的结合起来,实现从注重知识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人的全面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发展的主要基础和支撑。在高等学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创立事业、成就事业,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业热情;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因此,必须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并以此为切入点,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通过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使更多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能够促进我国当前和长远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大局稳定。

  创业的核心和本质是创新,创新支撑着创业。创业教育首先是培养学生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密不可分。就业是民生之本。据测算,今后一个时期,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在1000万以上,加上退役军人和失业人员、转岗安置等,需要就业的城镇劳动力超过2000万;农村转移劳动力超过1.5亿,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相当突出。这一问题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影响社会大局稳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从根本上讲,高等学校培养出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毕业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社会岗位的重要创造者。今天毕业的大学生,既是过去毕业大学生创造的岗位的求职者,同时也有可能是未来毕业大学生和其它社会人员所获得的社会岗位的创造者。随着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毕业生将越来越不再仅仅是求职者,也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当前,我们要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要求,把支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紧抓好,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缓解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探索开展的也比较早,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如2002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等9所大学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2008年,教育部通过“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30个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等。中央部门以及各级政府和高等学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课程与教材建设滞后,缺乏创业实践平台和政策支持体系,缺乏国家层面的整体设计等,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率还比较低。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等学校必须审时度势,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总结经验,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促进我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形成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应面向全体大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紧密的联系起来,通过一定的创新创业知识传授,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使大学生成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期待一部分学生将来成为自主创业者,为社会其它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创新创业教育也是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一种模式。在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需结合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重视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要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与专业教育类课程的有机结合。要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养成。要立足专业教育实际,通过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积极开展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创新创业项目竞赛、模拟企业管理、举办创业沙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 增强学生的创业体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创新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同时要将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结合,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

  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关键之一,是要着力培养建设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专兼职结合的创业教师队伍。要积极开展理论案例研究,及时反馈教学环节,不断提高在专业教育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探索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制度,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从教学考核、职称评定、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鼓励教师参与创业实践,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比较好的一些国家去学习访问和交流经验;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从社会各界中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和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的指导教师。

  在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工作过程中,要强调多样化、从学校类型、层次,特别是学校所处区域的实际差异出发,探索形成具有自己特色、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只有通过多样化的探索实践,才能促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繁荣发展。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处理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不断推进我国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三、落实和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打造创业实践平台,大力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提出了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既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落脚点,也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出台优惠鼓励政策,提供创业实训和孵化平台,努力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切实扶持一批高校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

  要落实和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4月初,人社部、教育部、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政策措施,提出今年要针对大学生开展创业引领计划,主要包括:在创业经营场所方面,大学生可以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作为创业经营场所;在资金方面,大学生不必登记失业就可以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贷款贴息扶持;在收费减免方面,三年内对大学生创办企业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等行政收费;在就业保障方面,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供免费的劳动保障和人事代理服务等等。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六部委文件精神,认真抓好政策落实,加强监督检查,抓住政策落实关键环节和难点问题,研究有针对性解决问题的办法,特别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社会支持,通过财政和社会两条渠道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天使基金等重点扶持大学生的项目。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地方的优惠政策。

  高等学校要出台促进在校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措施,通过多种渠道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依托大学科技园、创业基地、各种科研平台以及其他科技园区等为学生提供就业场所。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促进教师和学生将科研成果、科技发明、专利转化为创业项目。

  要全面建设一批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场地和多种支持服务。今年,教育部将会同科技部,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主要依托,全面建设100个左右“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多种形式建立省级大学生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作用。有关高校要高度重视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园建立创业基地。此外,还要建设大学生创业企业公共基础服务平台,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种子基金,解决创业资金匮乏问题。

  要进一步加强创业指导和服务。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大力开展针对毕业生的创业环境建设,确保每个有创业愿望的毕业生都能够接受有效的创业培训。通过不断完善培训内容,探索开发适合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培训项目。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就业指导服务平台,广泛收集创业项目和创业信息,有针对性开展一对一的创业辅导支持。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风险意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防范和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四、加强领导,开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新局面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纳入总体规划,在资金、项目经费方面给予支持,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要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指导培训、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服务等方面工作,因地制宜,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工作合力。

  创新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要抓住重点,办出本地区、本学校、本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研究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体现创业的区域和专业特色,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经过多年实践,很多省市和高校已经积累一定的经验,其他省市可以借鉴,并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不断创新。我们将继续总结基层经验和发现好的典型,并逐步形成新的政策措施,不断深入推进这项工作。各地和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宣传工作,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创新创业教育动态,宣传国家和地方促进创业政策措施,宣传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创业观、成才观。

  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是教育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经之路。希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积极行动起来,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落实,争取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使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转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2期)

责任编辑: 纠错】【打印】【关闭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365体育在线app 承办单位:河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技术支持:河南省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08 gj.hado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